不論軟體是從套件或 Port 安裝,大部份的第三方應用程式安裝完後需要做某種程度的設定,下列指令與位置可以用來協助找到應用程式安裝了什麼。
大部份應用程式安裝會在 /usr/local/etc
安裝至少一個預設的設定檔,若應用程式有大量設定檔的時則會建立一個子目錄來存放這些設定檔。範例的設定檔案名稱通常使用 .sample
結尾,設定檔應要仔細查看並可能要做一些編輯讓設定檔符合系統的需求,要編輯設定檔範本前需先複製該檔案並去除 .sample
副檔名。
應用程式提供的文件會安裝到 /usr/local/share/doc
,且許多應用程式也同時會安裝操作手冊,在繼續使用應用程式前應先查看這些文件。
部份應用程式會以服務的方式執行,在啟動應用程式前前需要加入設定到 /etc/rc.conf
。這些應用程式通常會安裝啟動 Script 到 /usr/local/etc/rc.d
,請參考 啟動服務 來取得更多資訊。
依設計,應用程式不會在安裝時執行其啟動 Script,也不會在解除安裝或升級時執行其中止 Script,這留給各系統的管理者去做決定。
csh(1) 的使用者應要執行 rehash
來更新已知 Binary 清單到 Shell 的 PATH
。
使用 pkg info
來了解應用程式安裝了那些檔案、操作手冊以及 Binary。
本文及其他文件,可由此下載: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doc/。
若有 FreeBSD 方面疑問,請先閱讀
FreeBSD 相關文件,如不能解決的話,再洽詢
<questions@FreeBSD.org>。
關於本文件的問題,請洽詢
<doc@FreeBS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