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介紹如何設定在 乙太網路使用 PPP (PPPoE)。
以下有一個可用的的 ppp.conf
範例:
default:
set log Phase tun command # you can add more detailed logging if you wish
set ifaddr 10.0.0.1/0 10.0.0.2/0
name_of_service_provider:
set device PPPoE:xl1
# replace xl1 with your Ethernet device
set authname YOURLOGINNAME
set authkey YOURPASSWORD
set dial
set login
add default HISADDR
以 root
身份執行:
#
ppp -ddial name_of_service_provider
將以下參數加到 /etc/rc.conf
:
ppp_enable="YES"
ppp_mode="ddial"
ppp_nat="YES" # if you want to enable nat for your local network, otherwise NO
ppp_profile="name_of_service_provider"
有時需要使用服務標籤 (Service Tag) 才能建立連線,服務標籤用來區別不同網路要各自連線的 PPPoE 伺服器。
所需的服務標籤資訊應該會在 ISP 所提供的文件中說明。
最後的手段是嘗試安裝 net/rr-pppoe 套件或 Port。但是請注意,這可能會解除安裝數據機中的程式並使其無法運作,所以請三思而為。只需要安裝數據機所提供的程式,然後由該程式進入 選單,基本資料 (Profile name) 的名稱應該會列出來,通常是 ISP 的名稱。
基本資料名稱 (Profile Name) 即服務標籤,會被用在 ppp.conf
中的 PPPoE 設定項目,set device
的提供商 (Provider) 部份。請參考 ppp(8) 以取得詳細說明,結果應如下:
set device PPPoE:xl1
:ISP
別忘記更改 xl1
為乙太網路卡的裝置名稱。
別忘記更改 ISP
為基本資料名稱。
要取得更進一步資訊,請參考 Renaud Waldura 所著的 Cheaper Broadband with FreeBSD on DSL。
這台數據機並不採用 RFC 2516 所定義的規格。
為了要讓 FreeBSD 能夠與這台裝置通訊,必須設定 sysctl,這可以透過更新 /etc/sysctl.conf
來讓開機時自動設定。
net.graph.nonstandard_pppoe=1
或可以執行以下指令立即更改:
#
sysctl net.graph.nonstandard_pppoe=1
不幸的是,由於這是一個全系統的設定,這可能導致一般 PPPoE 客戶端或伺服器無法與 3Com® HomeConnect® ADSL 數據機同時使用。
本文及其他文件,可由此下載: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doc/。
若有 FreeBSD 方面疑問,請先閱讀
FreeBSD 相關文件,如不能解決的話,再洽詢
<questions@FreeBSD.org>。
關於本文件的問題,請洽詢
<doc@FreeBS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