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是供要翻譯 FreeBSD 說明文件 (常見問答集 (FAQ)、使用手冊 (Handbook)、教學 (Tutorial)、操作手冊 (Manual page) 等) 到各種語言的常見問答集 (FAQ)。
本文件 主要 是以 FreeBSD 德文說明文件計劃的翻譯常見問答集為母本而來的,原始撰稿者為 Frank Gründer <elwood@mc5sys.in-berlin.de>
,並由 Bernd Warken <bwarken@mayn.de>
再翻譯回英文版。
本常見問答集是由文件工程團隊 Documentation Engineering Team <doceng@FreeBSD.org>
所維護。
11.1. | i18n 與 l10n 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
i18n 指的是國際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而 l10n 指的是在地化 (Localization)。這些都是為了書寫方便而用的簡寫。 i18n 就是開頭為 “i” 後面有 18 個字母,最後接 “n”。同樣地,l10n 是開頭為 “l” 後面有 10 個字母,最後接 “n”。 | |
11.2. | 有給翻譯人員參與討論的郵遞論壇 (Mailing list) 嗎? |
有的,不同的語系翻譯人員都各自有自屬的郵遞論壇。這份 翻譯計劃清單 有列出各翻譯計劃的詳細 mailing lists 及相關網站。此外,有一般翻譯討論的 | |
11.3. | 需要更多人一起參與翻譯嗎? |
當然囉,越多人參與翻譯,那麼就能夠越快翻完,而且英文版說明文件若有增減、更新的話,各翻譯版也可以儘快同步囉。 不一定得是專業譯者,才能參與翻譯的。 | |
11.4. | 有要求哪些語言能力呢 |
理論上,必須要對英文非常熟稔,而且很明顯地,對想翻譯的語言必須要能運用自如。 英文也並非一定要會的。比如說,可以把西班牙文 (Spanish) 的 FAQ 翻譯為匈牙利文 (Hungarian)。 | |
11.5. | 該學會哪些程式的使用呢? |
強烈建議在自己機器上也建立 FreeBSD Subversion 檔案庫的備份 (至少要有說明文件的部分),這可以執行:
svn.FreeBSD.org 是公共的 注意:這需要安裝 devel/subversion 套件。 你可以很自在地使用 svn。他可以讓你察看說明文件檔案不同版本之間的修改差異。 例如你要看
| |
11.6. | 要怎麼找出來還有誰要跟我一起翻譯的呢? |
說明文件計劃翻譯頁 列了目前已知的各翻譯者成果,如果已經有其他人也在做跟你一樣的翻譯工作,那麼請不要重複浪費人力,請與他們聯繫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幫上忙的。 若上面並未列出你母語的翻譯,或是也有人要翻譯但還未公開宣布的話,那麼就寄信到 FreeBSD 說明文件計劃郵遞論壇 。 | |
11.7. | 都沒人翻譯為我所使用的語言,該怎麼辦? |
恭喜啊,你剛好踏上 “FreeBSD 首先呢,先判斷是否有妥善規劃時間,因為你只有一個人在翻而已,因此,相關翻譯成果的公布、與其他可能會幫忙的志工們聯繫這些工作都是你的職責所在。 寫信到文件計劃郵遞論壇 (Documentation Project mailing list) 向大家宣布你正準備要翻譯,然後文件計劃的翻譯部分就會更新相關資料。 若你的國家已經有人提供 FreeBSD 的鏡像站 (Mirror) 服務的話,那麼就先跟他們聯繫,並詢問你是否在上面可以有網頁空間來放相關計劃資料,以及是否可以有提供電子郵件帳號或郵遞論壇服務。 然後,就開始翻文件囉,一開始翻譯的時候,先找些篇幅較短的文件會比較容易些 —— 像是 FAQ 啦,或是如何上手之類的說明文章。 | |
11.8. | 已經翻好一些說明文件了,該寄到哪呢? |
這要看情況而定。若你是在翻譯團隊內做的話 (像是日本團隊、德國團隊),他們會有自己內部流程來決定翻譯文件怎麼送,這些大致流程會在他們網頁上面有寫。 若你是某語系的唯一翻譯者 (或你是負責某翻譯計劃,並想把成果回饋給 FreeBSD 計劃),那麼你就應該把自己的翻譯成果寄給 FreeBSD 計劃。(細節請看下個問題) | |
11.9. | 我是該語系的唯一翻譯者,該怎麼把翻譯成果寄出去呢? or 我們是翻譯團隊,該怎麼把我們成員翻譯成果寄出去呢? |
首先,請先確定你的翻譯成果組織條理分明,並可正確編譯,也就是說: 把它擺到現有說明文件樹內是可以正確編譯成功的。 目前,FreeBSD 說明文件都是放在最上層的 若你這個語系可能會有不同編碼方式 (像是:中文) 那麼就應該會像下面這樣,來依你所使用的編碼方式細分。 最後,你應該建立好各文件的目錄了。 舉例來說,假設有瑞典文 (Swedish) 版的翻譯,那麼應該會長像: head/
sv_SE.ISO8859-1/
Makefile
htdocs/
docproj/
books/
faq/
Makefile
book.xml
然後請用 tar(1) 與 gzip(1) 來把你的說明文件壓縮起來,並寄到本計劃來。
接著,把 還有,記得用 Bugzilla 提交一個回報來通知大家你已經提交說明文件了,還有,若有人可以幫忙檢閱、複審文件的話,對翻譯品質較好,因為這也有助於提升翻譯品質的流暢度。 最後,會有人 (可能是文件計劃管理者,或是文件工程團隊 Documentation Engineering Team
若有問題的話,那麼檢閱者會叮嚀你,來讓這些翻譯成果可以正確使用。 若沒問題的話,那麼就會很快把你的翻譯成果提交。 | |
11.10. | 可以加入某語系或某國家才有的東西到翻譯內容內嗎? |
我們希望不要這麼做。 舉例來說,假設你正準備把使用手冊 (Handbook) 翻譯為韓文版,並希望把韓國零售商也加到你翻譯的韓文版使用手冊內。 我們想不出來有啥原因,為什麼不把這些資訊提供給英文版呢?(或是德文、西班牙文、日文等 …) 因為,有可能英語讀者跑去韓國時,會想買 FreeBSD 相關產品。此外,這也可以提升 FreeBSD 的可見度,很顯然的,這並不是件壞事啊。 若你有某國才有的資料,請提供給英文版使用手冊以作為修訂 (用 Bugzilla),然後再把英文版的修訂部分翻為你要翻譯的使用手冊吧。 謝謝。 | |
11.11. | 要怎麼把該語系特有的字元寫進去翻譯內容呢? |
說明文件內所有的非 ASCII (Non-ASCII) 的字元,都要使用 SGML entities 才能寫進去。 簡單來說,長相一開頭會是 and 符號 (&),然後是該 Entity 名稱,最後接上分號 (;)。 這些 Entity 名稱都是 ISO8879 所制訂的,其在 Port 樹內的 textproc/iso8879。 以下舉一些例子: Entity 名稱: é 外觀: é 說明: 小 “e”,並帶尖、重音 (Acute accent) Entity 名稱: É 外觀: É 說明: 大 “E”,並帶尖、重音 (Acute accent) Entity 名稱: ü 外觀: ü 說明: 小 “u”,並帶日耳曼語系中的母音變化 (Umlaut) 在裝了 iso8879 這個 Port 之後,就可以在 | |
11.12. | 如何稱呼讀者呢? |
在英文文件內,讀者都是以 “you” 來稱呼,而有些語言並沒有正式/非正式的區隔。 若你所要翻的語言可以區別這些差異,那麼請用該語系在一般技術說明文件上所使用的稱呼吧。如果容易造成困惑的話,那麼請改用較中性的稱呼來取代。 | |
11.13. | 翻譯成果內要不要附上一些其他訊息呢? |
要。 每份英文版原稿的開頭,通常會有像下面的內容: <!--
The FreeBSD Documentation Project
$FreeBSD: head/zh_TW.UTF-8/books/fdp-primer/book.xml 50507 2017-07-17 06:35:59Z rcyu $
--> 實際上的內容可能稍有不同,但每份原稿都會附上 $FreeBSD: head/zh_TW.UTF-8/books/fdp-primer/book.xml 50507 2017-07-17 06:35:59Z rcyu $ 這一行以及 翻譯文件中,必須都要有 $FreeBSD: head/zh_TW.UTF-8/books/fdp-primer/book.xml 50507 2017-07-17 06:35:59Z rcyu $ 這行,並且把 此外,還必須加上第三行來指出你所翻譯的,到底是以英文版原稿的哪一版本為母本所做的翻譯。 因此呢,西班牙文版 (Spanish) 的檔案開頭應該是長像這樣: <!--
The FreeBSD Spanish Documentation Project
$FreeBSD: head/zh_TW.UTF-8/books/fdp-primer/book.xml 50507 2017-07-17 06:35:59Z rcyu $
Original revision: r38674
--> |
本文及其他文件,可由此下載: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doc/。
若有 FreeBSD 方面疑問,請先閱讀
FreeBSD 相關文件,如不能解決的話,再洽詢
<questions@FreeBSD.org>。
關於本文件的問題,請洽詢
<doc@FreeBSD.org>。